新闻动态   News
新闻资讯   New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审计:迎来大数据时代

2017/8/25 14:59:04      点击:938

信息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7-08-24 12:59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实现审计“全覆盖”。可以预见的是,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经之路。

变查账式审计为大数据审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正在推进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齐心协力,以大数据为“抓手”,助推审计“全覆盖”的进程。

在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处副处长隋学深看来,为了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适应大数据审计需要,应当将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当作当前的重要任务。

“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更是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国家治理功能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手段。”隋学深表示,大数据的这些优势,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如大数据促进了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地转变,审计监督的效能将实现大幅提升,不但可以促进制度标准规范体系的初步建立,还能促进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协同作业、形成合力。

据了解,目前,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主要是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其格式固定、内容单一,包含的信息量较少。

可以预见的是,从单一审计报告向综合审计成果应用发展是一大趋势。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广泛应用,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除了审计报告外,还会在审计过程中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可以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用于改进经营管理,以促进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提升综合审计成果的应用效果。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汇总、归纳、挖掘、分析,从中找出财务、业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共性问题和发展趋势。这些数据可以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证明、关联分析和决策建议,从而促进被审计单位制度、机制的完善。同时,审计人员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同一问题归入不同的类别进行分析和处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整合提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对带有共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挖掘,提炼出问题与数据中的相关性,全面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各种问题。”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助理教授张秋颖强调。

创新管理让数据审计落地

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要求,要建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构建国家和省级审计数据系统。

江西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立数据中心并完善数据管理,是这创新审计管理的重要环节。开展大数据审计的基础,是要采集相关数据。对本级政府所有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收支备份数据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数据、预算编制数据、国库集中支付数据、非税收入数据、基金预算收支数据,应该定期采集;对工商登记、地税征管、房产登记、车辆登记、低保发放、农村土地确权、危房改造重建等方面的数据,要定期采集。同时,要组织资金,购置设备,建立专门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分析,为开展大数据审计项目打好基础。”事实上,要想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必须加强财政数据采集,重点开展财政联网动态监测审计。

张秋颖表示,只有推动上下内外“联起来”,让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网络互联、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信息共享,推进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联网审计,通过大数据实现审计“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变革,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以前受制于数据采集和整理能力,审计机关更多地依赖于抽样分析,审计思维是从局部到整体,即从局部的采样样本去描述和推断整体样本的情况。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思维模式,要变为从整体到局部,采用全体样本进行分析。所以,审计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科技前沿的技术,还需要创新开发的审计思维模式。”隋学深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