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创新人才,要“跳出盒子”
2016/10/19 17:00:19 点击:3326
作为启思录系列的第三篇,我们把视线从企业转向人才。
制造业需要专业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技能学校地位远低于综合性大学,打造强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本就是任重道远的命题。
而如今,新的智能制造业方兴未艾,新型人才的缺口更是巨大。目前大学并无一个专门针对智能制造的专业,事实上,智能制造涉及理工科的各个领域,往往需要分工合作、跨界协同。所谓“智能制造”专业本就不成立,那么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创新人才该从哪里来?又靠谁去培养?
企业最大的困难是缺人
“缺人,严重缺人。”
说这句话的是王珣。2000年,只有25岁的王珣放弃上海飞机制造厂的稳定工作,创立上海龙创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这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汽车设计研发的团队。
王珣几乎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公司经历了疯狂增长期,熬过低谷期,如今已经在新三板上市,最近获得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如今的王珣并不甘于在汽车领域里耕耘,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军航空和医疗领域。但目前最令他头疼的还不是具体业务,而是人才。
“国外一家小规模的汽车设计企业,都有上百名设计师。我们这里,一般超过100人就算大规模了,许多小公司100人都招不满。这个行业目前严重缺乏人才。”王珣感慨。作为一家民企,项目组的核心领头人他可以聘请外国专家,但是整个项目团队成员,还得靠中国人自己,这方面人才太少,他往往只能先招应届生,在工作中慢慢培养。
无独有偶的是,在今年国内举办的多个机器人论坛、智能制造相关会议上,许多企业纷纷表示:“我们招不到人。”甚至一些民营企业向高校打听:“你们有没有机器人专业?这一届总共多少学生?”专业人才之紧俏,连一些大学老师都直呼想不到。
除了无数中小企业,即使是国际制造业巨头,同样急需专业人才。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大约有200人,其中95%以上从本地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但找到合心意的人才实在太难。”研发中心成员王莫说。
究竟难在哪儿呢?
王莫举例,现在的智能制造人才,不能只懂信息软件,还得懂工厂的运作管理,懂具体的电机设备,懂设计理念。尤其是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方法论,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这些内容学校一般不教,研究中心往往只能招一些工业自动化控制相关的人才,再慢慢培养他们,让他们边学边做,在工作中“补课”。
也是因为人才难找,GE同时在走另外一条道路。一个月前,2016上海设计双年展上,GE中国研发中心携手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能源企业等机构,共同主办“爱迪生杯”上海市大学生智慧城市工业设计竞赛。王莫坦言,举办比赛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发现优秀人才。
比赛果然有收获。一等奖获得者孙世凡,是一名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大三学生,本科尚未毕业,但他的参赛作品突破常规,非常有创意。
比赛主题是“智慧路灯”。孙世凡团队设计的路灯,最大特色是模块化。路灯像乐高积木一样,分为一个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主打一种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比如需要充电桩,可以在路灯里添加充电桩模块。需要交互,可以添加交互模块。此外还有信息发布模块,它包含了停车指示系统,可以采集路边空余车位信息,再发布到特制的提示屏上。
GE研发中心如获至宝,现在已经把这名大三学生推荐到GE工业设计部门实习。
然而零星比赛,能发现的“金子”毕竟有限。在热气腾腾的工业4.0浪潮下,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中国大学难道就不能批量培养专业人才?
理论与实践,隔着巨大鸿沟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常识:对应用型专业来说,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落差究竟有多大?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制作一个单片机。课本里的公式,充其量就是一个“理想模型”,它默认所有变压器都是50赫兹。一旦你自己动手做单片机,就会发现变压器未必是50赫兹,材料不同,变压器频率也不同。现实中,变压器的频率范围很大,在制作前,用的是哪一种材料,最好自己动手先查一下参数。而这些,课本都不可能一一提及。
如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工作的都庆庆,去年从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从大二起,他便喜欢泡在实验室里,天天做实验,在校期间拿过不少比赛奖项,可谓学生时代就“实践经验丰富”。
“我也遇到一些同学,常常原理说得头头是道,一动手就是做不出来。”都庆庆解释,“我看一眼他们做的东西就知道,芯片没有调试。理论计算没问题,但实际上,还要考虑余量、损耗等等因素。”
他印象深刻的是大三那年,和几位同学一起参加“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赛汽车是一辆迷你小车,靠单片机控制。比赛全程不准人遥控,必须小车自己在跑道上识别信息,自动跑完全程,比的就是谁的智能小车速度最快。
制造小车时,学校实验室不够明亮,但都庆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安装小车的“眼睛”,也就是光学传感器时,大家把感光参数设得较高。哪想到比赛在体育馆举办,而体育馆光线十分强烈。当天,小车眼睛“望”出去,跑道就是白花花一片,类似于照相时的曝光过度。小车“瞎了”。
好在都庆庆的团队最终在现场调整时,调出了合适参数,获得了比赛名次。从此,“必须随时考虑具体环境”的思维烙在了脑海里。
网上的技术论坛,时不时也会看到有意思的“吵架帖”。
比如某个电机设备怎么调参数,有人说:“按照课本上的公式,调到500,算出来是理想状态。”接着马上会有人跳出来:“你错了,实际上调到1000,机器才会跑得快。”两人针锋相对,吵来吵去,中间指不定还会有人说:“别吵了,就是1000,别问我理论上为什么,反正我专业工作就是做这个,试了无数次,试出来就是这个数值最好。”
驱动一根管子需要多大电压,课本告诉你需要15V,但实际中,用什么器材制造15V电压?如何产生15V电压?这些课本都没说。课本给的只是抽象的一条公式,而现实却千变万化。一次实践失败,可能是温度问题,可能是材料问题,可能是照明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不在课本理论的考虑范围内。于是,公式计算全对,你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现实世界里,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环境因素,它们互相纠缠、彼此影响,究竟哪些条件会干扰你的实验,哪些不会,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积累失败的经验,转变思维方式。
可以说,对专业技术人才而言,如果不动手,课本知识学得再好、书面解题成绩再出色,其实都无济于事。
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能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践机会?
产学研之路,无法常态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今年不断接到企业电话,对方开门见山就问:“你们有没有智能制造的人才?有没有人脸识别的人才?”今年,学校相关专业招生火爆,不仅提前完成指标,分数线更是比往年高很多。
几年前,专业一度陷入沉寂,似乎市场饱和了。然而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兴起,制造企业急缺人才,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电气等专业又开始热门起来,且就业情况不错。院长方志军说,只要不是专业水平特别差,最近一届毕业生,第一年月薪能拿到6000元,优秀学生甚至已经超过1万元。
似乎国外那种“高级蓝领”,已经渐渐在我们这里出现。为了适应市场的新形势,工程技术大学几乎没有寒暑假一说,学生们戏称“那只是寒暑期”。
到了寒暑假,学校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企业出题合作的项目组、老师带领的课题组、准备比赛的团体等等,四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为了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学校把一个学期分成两个学段,前8周和后8周,前8周主要是课堂学习,后8周就鼓励学生去企业和实验室。
产学研结合较为紧密的汽车工程学院,有一个代代传承的项目:每年需要做5款新车,参加全国四大赛车比赛。学院一直有一个专业车队,成员几十到上百人不等,车队实力还不错,拿奖是家常便饭,今年的一项汽车比赛中力挫老对手,拿到全国第一名。竞争对手事后分析,为什么会输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得出的一项结论就是:“他们实际应用能力很强。”
可以想见,车队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整车制作是分模块的,比如有学生专门做悬架,有专门做车身的,也有专门做电路的。两位老师带队,一位负责引导,一位负责协调,大部分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完成。比赛经验多了,车队成员个个动手能力都很强,而这批成员在就业市场也是香饽饽。企业一听大学里是车队成员,几乎都抢着想要。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上海东方学者王岩松还设计了一条常态化的实践之路。他希望汽车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去企业实习,毕竟这个行业实践才能成长。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挑选人才。本以为是双赢的好事,然而推行过程却没那么顺利。
一些车企并不欢迎学生实习。一是生产线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谁来负责?二是知识产权问题,学生们来来走走,谁都不能保证专利技术不流传出去。王岩松只好一家家企业拜访,表示学院会承担实习生的交通费。实习前,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签协议,风险由学校一力承担。
“每个暑期,我们就有500多位学生在企业实习。”王岩松说,“我们学院也是天天提心吊胆。”
此前,国家为了鼓励产学研,还有过一个口头政策,比如在企业设立教育中心,鼓励学生实习,参与该计划的企业,纳税可以减免1%。顶层设计似乎很好,大型汽车集团起初特别感兴趣,对他们来说,找一些大学生实习,就能减免许多费用,何乐而不为。但是真正实行以后,企业发现实际上费用减不了1%,之后就再也没有积极性了。
王岩松感慨,产学研说说容易,但是我们目前的法律、政策、条款,都没有常态化的保障,产学研自然也不可能常态化,只能靠学校与企业之间一个个项目去谈。
不可能强迫每一位学生参赛
智能制造中,一大热门就是机器人产业。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所谓的“机器人专业”,它其实细化在各个领域里。一台智能机器人,涉及精密制造、视频技术、传感技术、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等,需要各专业人才一起合作。
传统的“机器人”概念比较简单,比如机器人给你端一杯咖啡,动作就是经过固定编程,你是否接得住咖啡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可以给机器人加上传感器,相当于给它按上了眼睛、鼻子、耳朵。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看”到你稳稳接住了咖啡,它才会松手。制作一台这样的机器人,远比以往复杂,也涉及更多细分的专业领域。
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综合性的产业,企业怎么判断学生是不是对口人才呢?
“主要看有没有参加过相关比赛、项目的经验,有发明专利最好。”一位企业人事部门主管这样回答。他们往往只要与学生面谈几句,就能大致明白学生的实践情况。在这些新兴专业领域,比起五花八门的证书,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怎么来呢?除了实习,就是参加各种比赛。如今,面向大学生的比赛类型多样,热火朝天。西门子、GE等跨国企业,每年都会针对中国大学生举办形形色色的竞赛项目。
正在读研三的李萌,曾参加过西门子的电子设计比赛。
比赛准备期3个月。第一次参加时,李萌抽到的题目是设计锅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初赛时,他和团队拿了上海市二等奖。然而到了决赛,经验不足吃了亏。
当时题目要求控制水的流量,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一种是控制阀门的开合度,一种是控制水流的速度。李萌选择控制阀门的开合度,却没想到真正比赛时,出题者非常“狡猾”,居然加了水流的扰动,导致原本算好的开合度并不准确。
这个教训让李萌深刻牢记,他此后参加比赛,都会叮嘱团队把所有可能性想一遍,多准备一些应对方案。
现在,李萌正在自己创业,项目是可穿戴智能设备“魔戒”。这枚戴在手上的戒指,可以充当公交卡,人们乘车只要刷戒指就行。未来,创业团队的计划是“魔戒”还可以充当小区门禁卡、移动支付卡等等。作为团队的技术总监,可穿戴项目研发真正用到了李萌的专业。
方志军说,比赛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碰壁,而每一次碰壁都是一次创新思维的训练。很多工程问题课本不可能一一列明,需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有意思的是,即便同一个方案,不同学生操作起来,故障点都可能不一样。有时候,仅仅焊接的手法不同,故障点就不同。
各大比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几乎成为我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渠道。
然而,学校不可能强迫每一位学生参赛。假设一个班有30人,往往只有10个人对实验和比赛有兴趣。做项目需要耐得住寂寞,尤其是必须真心喜欢这一行。
我们一些学生高考填志愿时,并没有按照自己的喜好填,莫名其妙上了一个不感兴趣的理工科专业,上课真叫一个痛苦,逃课都来不及,大学四年只想赶快混个文凭。这样的学生,从起始点就选错了,学校绞尽脑汁,给再多的实践机会,也培养不出“专业人才”。
而这部分人的比例并不少。李萌深有感慨,他现在时常需要面试实习生,问那些专业学生:“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如此基础的问题,回答不出的比例竟然能占三分之一。
满世界找师资
学生的人才缺口大,老师的人才缺口更大。
王岩松自己,是因上海的人才引进计划从德国回国的。他介绍,德国汽车领域的产学研做得非常好,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真的是为企业需求服务。
首先是该领域的德国教授,如果不在相关企业工作5年以上,就不能当教授,只有工程师当中的佼佼者才能转而成为大学教授。德国教授也带学生实习,由于他们本来就是在企业工作,有能力把学生直接送到原企业实习,企业也对教授们高度信任,基本上“你送来的学生我就要”。在德国,汽车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实习经历,几乎难以毕业。
而我们目前大部分老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老师并不出自企业,他们对企业需求始终隔着一层。
尤其近几年,传统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革新。一是新能源汽车崛起,二是智能汽车发展迅猛,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智能汽车的一种类型,它本质上是一台机器人,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纯机械的汽车概念。汽车行业面临大变革的阶段,学校也正在为招聘新领域的优秀老师而烦恼。
“我们原来的师资力量都是传统汽车行业出来的,许多新技术连老师都不懂。”王岩松担忧道。即便是以新能源汽车闻名的比亚迪,研发新能源车的人才,主要从电学专业找,而不是来自传统汽车行业,最后再进行集成创新。连第一线的企业都是如此,真正汽车专业的新能源人才缺到什么程度,可以想见。
反过来想,在新兴领域,企业倒不如主动与高校合作。
GE研发中心就与上海交通大学有深度合作,去年与交大共同成立了一个联合培养项目,专门培养航空电子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个专业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研发中心负责告诉学校老师,需要上哪些课、用哪些教材、教哪些技能。
此外,研发中心每年都会“出题”,资助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的学生,开展项目开发。这些题目不同于课堂上老师的题目,都是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的。“大部分学校老师,是从学院派角度看问题,但工程师面向的是市场化应用。”王莫解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新领域招人困难,开始主动与学校合作。
学院派未必讨喜
正在复旦大学读研一的李浩然,没想到自己能在2016上海设计双年展的比赛中拿到名次。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李浩然的专业是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收到路灯设计的比赛通知后,他和团队准备了一个暑假。其中有人随手画了一个造型,大家都觉得好看,于是共同思考如何把功能加进造型里,比赛作品就这样完成了。
一切都很顺利,没有难点,没有挑战,奖项到手。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评委会对于名次曾有过一番激烈争论。
评委团队主要分两拨,一拨人专业从事照明行业,他们对路灯的功能十分了解,另一拨人主要从创造力的角度做评判。两拨人的侧重点不同。在一二等奖上,双方一度发生分歧,但最终还是选择创新程度更高的孙世凡。
“我们认为创新更重要,专业性知识可以慢慢培养,创新的思维培养不了。”王莫直白地评价李浩然的路灯设计,“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一看就是典型的学院派作品。展示板一出来,就明白是行业里的人教出来的。”复旦大学的师资水平自然不在话下,但王莫认为,这就像电视唱歌比赛,总有几个学院派唱得很好,可是未必能获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孙世凡,学的是工业设计,而不是照明。他不及李浩然对照明研究得那么深,但恰恰因为“跨界”反倒出奇制胜,让行业内的人有意外惊喜。
王莫总结说,中国学生“盒子里的创新”一贯做得不错,比如给出题目,限定范围,他们可以完成得很好。但是“跳出盒子创新”就不行了,想法不多。
研究中心内部每年都有一个创客比赛,今年的题目是机器人臂。中国学生按照传统套路,做了一个市面上常见的机器人臂。而外国学生一门心思想要与众不同,做市面上见不到的东西,他们直接用3D打印机完整打印出材料,机器人臂不是靠螺丝拧起来的,制造套路有惊喜。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不是大学阶段就能修正的。中国学生从小开始,就习惯解题思维,习惯根据已知条件,算出一个人人一样的标准答案,觉得那样才是正确,正确就是好的。然而创新恰恰没有标准,创新需要与众不同,需要“跳出盒子”。
如今的智能制造,更是渴求跨界思维的人才,他们应该喜欢挑战未知、突破常规。说到底,大学课本可以修改、师资可以寻找、实践机会可以市场化补充,然而最难改变的,还是我们整体应试体系下,多年训练出来的习惯思维,它越来越不适应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龚丹韵)【来源】解放日报
制造业需要专业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技能学校地位远低于综合性大学,打造强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本就是任重道远的命题。
而如今,新的智能制造业方兴未艾,新型人才的缺口更是巨大。目前大学并无一个专门针对智能制造的专业,事实上,智能制造涉及理工科的各个领域,往往需要分工合作、跨界协同。所谓“智能制造”专业本就不成立,那么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创新人才该从哪里来?又靠谁去培养?
企业最大的困难是缺人
“缺人,严重缺人。”
说这句话的是王珣。2000年,只有25岁的王珣放弃上海飞机制造厂的稳定工作,创立上海龙创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这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汽车设计研发的团队。
王珣几乎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公司经历了疯狂增长期,熬过低谷期,如今已经在新三板上市,最近获得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如今的王珣并不甘于在汽车领域里耕耘,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军航空和医疗领域。但目前最令他头疼的还不是具体业务,而是人才。
“国外一家小规模的汽车设计企业,都有上百名设计师。我们这里,一般超过100人就算大规模了,许多小公司100人都招不满。这个行业目前严重缺乏人才。”王珣感慨。作为一家民企,项目组的核心领头人他可以聘请外国专家,但是整个项目团队成员,还得靠中国人自己,这方面人才太少,他往往只能先招应届生,在工作中慢慢培养。
无独有偶的是,在今年国内举办的多个机器人论坛、智能制造相关会议上,许多企业纷纷表示:“我们招不到人。”甚至一些民营企业向高校打听:“你们有没有机器人专业?这一届总共多少学生?”专业人才之紧俏,连一些大学老师都直呼想不到。
除了无数中小企业,即使是国际制造业巨头,同样急需专业人才。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大约有200人,其中95%以上从本地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但找到合心意的人才实在太难。”研发中心成员王莫说。
究竟难在哪儿呢?
王莫举例,现在的智能制造人才,不能只懂信息软件,还得懂工厂的运作管理,懂具体的电机设备,懂设计理念。尤其是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方法论,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这些内容学校一般不教,研究中心往往只能招一些工业自动化控制相关的人才,再慢慢培养他们,让他们边学边做,在工作中“补课”。
也是因为人才难找,GE同时在走另外一条道路。一个月前,2016上海设计双年展上,GE中国研发中心携手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能源企业等机构,共同主办“爱迪生杯”上海市大学生智慧城市工业设计竞赛。王莫坦言,举办比赛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发现优秀人才。
比赛果然有收获。一等奖获得者孙世凡,是一名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大三学生,本科尚未毕业,但他的参赛作品突破常规,非常有创意。
比赛主题是“智慧路灯”。孙世凡团队设计的路灯,最大特色是模块化。路灯像乐高积木一样,分为一个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主打一种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比如需要充电桩,可以在路灯里添加充电桩模块。需要交互,可以添加交互模块。此外还有信息发布模块,它包含了停车指示系统,可以采集路边空余车位信息,再发布到特制的提示屏上。
GE研发中心如获至宝,现在已经把这名大三学生推荐到GE工业设计部门实习。
然而零星比赛,能发现的“金子”毕竟有限。在热气腾腾的工业4.0浪潮下,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中国大学难道就不能批量培养专业人才?
理论与实践,隔着巨大鸿沟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常识:对应用型专业来说,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落差究竟有多大?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制作一个单片机。课本里的公式,充其量就是一个“理想模型”,它默认所有变压器都是50赫兹。一旦你自己动手做单片机,就会发现变压器未必是50赫兹,材料不同,变压器频率也不同。现实中,变压器的频率范围很大,在制作前,用的是哪一种材料,最好自己动手先查一下参数。而这些,课本都不可能一一提及。
如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工作的都庆庆,去年从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从大二起,他便喜欢泡在实验室里,天天做实验,在校期间拿过不少比赛奖项,可谓学生时代就“实践经验丰富”。
“我也遇到一些同学,常常原理说得头头是道,一动手就是做不出来。”都庆庆解释,“我看一眼他们做的东西就知道,芯片没有调试。理论计算没问题,但实际上,还要考虑余量、损耗等等因素。”
他印象深刻的是大三那年,和几位同学一起参加“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赛汽车是一辆迷你小车,靠单片机控制。比赛全程不准人遥控,必须小车自己在跑道上识别信息,自动跑完全程,比的就是谁的智能小车速度最快。
制造小车时,学校实验室不够明亮,但都庆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安装小车的“眼睛”,也就是光学传感器时,大家把感光参数设得较高。哪想到比赛在体育馆举办,而体育馆光线十分强烈。当天,小车眼睛“望”出去,跑道就是白花花一片,类似于照相时的曝光过度。小车“瞎了”。
好在都庆庆的团队最终在现场调整时,调出了合适参数,获得了比赛名次。从此,“必须随时考虑具体环境”的思维烙在了脑海里。
网上的技术论坛,时不时也会看到有意思的“吵架帖”。
比如某个电机设备怎么调参数,有人说:“按照课本上的公式,调到500,算出来是理想状态。”接着马上会有人跳出来:“你错了,实际上调到1000,机器才会跑得快。”两人针锋相对,吵来吵去,中间指不定还会有人说:“别吵了,就是1000,别问我理论上为什么,反正我专业工作就是做这个,试了无数次,试出来就是这个数值最好。”
驱动一根管子需要多大电压,课本告诉你需要15V,但实际中,用什么器材制造15V电压?如何产生15V电压?这些课本都没说。课本给的只是抽象的一条公式,而现实却千变万化。一次实践失败,可能是温度问题,可能是材料问题,可能是照明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不在课本理论的考虑范围内。于是,公式计算全对,你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现实世界里,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环境因素,它们互相纠缠、彼此影响,究竟哪些条件会干扰你的实验,哪些不会,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积累失败的经验,转变思维方式。
可以说,对专业技术人才而言,如果不动手,课本知识学得再好、书面解题成绩再出色,其实都无济于事。
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能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践机会?
产学研之路,无法常态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今年不断接到企业电话,对方开门见山就问:“你们有没有智能制造的人才?有没有人脸识别的人才?”今年,学校相关专业招生火爆,不仅提前完成指标,分数线更是比往年高很多。
几年前,专业一度陷入沉寂,似乎市场饱和了。然而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兴起,制造企业急缺人才,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电气等专业又开始热门起来,且就业情况不错。院长方志军说,只要不是专业水平特别差,最近一届毕业生,第一年月薪能拿到6000元,优秀学生甚至已经超过1万元。
似乎国外那种“高级蓝领”,已经渐渐在我们这里出现。为了适应市场的新形势,工程技术大学几乎没有寒暑假一说,学生们戏称“那只是寒暑期”。
到了寒暑假,学校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企业出题合作的项目组、老师带领的课题组、准备比赛的团体等等,四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为了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学校把一个学期分成两个学段,前8周和后8周,前8周主要是课堂学习,后8周就鼓励学生去企业和实验室。
产学研结合较为紧密的汽车工程学院,有一个代代传承的项目:每年需要做5款新车,参加全国四大赛车比赛。学院一直有一个专业车队,成员几十到上百人不等,车队实力还不错,拿奖是家常便饭,今年的一项汽车比赛中力挫老对手,拿到全国第一名。竞争对手事后分析,为什么会输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得出的一项结论就是:“他们实际应用能力很强。”
可以想见,车队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整车制作是分模块的,比如有学生专门做悬架,有专门做车身的,也有专门做电路的。两位老师带队,一位负责引导,一位负责协调,大部分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完成。比赛经验多了,车队成员个个动手能力都很强,而这批成员在就业市场也是香饽饽。企业一听大学里是车队成员,几乎都抢着想要。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上海东方学者王岩松还设计了一条常态化的实践之路。他希望汽车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去企业实习,毕竟这个行业实践才能成长。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挑选人才。本以为是双赢的好事,然而推行过程却没那么顺利。
一些车企并不欢迎学生实习。一是生产线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谁来负责?二是知识产权问题,学生们来来走走,谁都不能保证专利技术不流传出去。王岩松只好一家家企业拜访,表示学院会承担实习生的交通费。实习前,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签协议,风险由学校一力承担。
“每个暑期,我们就有500多位学生在企业实习。”王岩松说,“我们学院也是天天提心吊胆。”
此前,国家为了鼓励产学研,还有过一个口头政策,比如在企业设立教育中心,鼓励学生实习,参与该计划的企业,纳税可以减免1%。顶层设计似乎很好,大型汽车集团起初特别感兴趣,对他们来说,找一些大学生实习,就能减免许多费用,何乐而不为。但是真正实行以后,企业发现实际上费用减不了1%,之后就再也没有积极性了。
王岩松感慨,产学研说说容易,但是我们目前的法律、政策、条款,都没有常态化的保障,产学研自然也不可能常态化,只能靠学校与企业之间一个个项目去谈。
不可能强迫每一位学生参赛
智能制造中,一大热门就是机器人产业。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所谓的“机器人专业”,它其实细化在各个领域里。一台智能机器人,涉及精密制造、视频技术、传感技术、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等,需要各专业人才一起合作。
传统的“机器人”概念比较简单,比如机器人给你端一杯咖啡,动作就是经过固定编程,你是否接得住咖啡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可以给机器人加上传感器,相当于给它按上了眼睛、鼻子、耳朵。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看”到你稳稳接住了咖啡,它才会松手。制作一台这样的机器人,远比以往复杂,也涉及更多细分的专业领域。
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综合性的产业,企业怎么判断学生是不是对口人才呢?
“主要看有没有参加过相关比赛、项目的经验,有发明专利最好。”一位企业人事部门主管这样回答。他们往往只要与学生面谈几句,就能大致明白学生的实践情况。在这些新兴专业领域,比起五花八门的证书,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怎么来呢?除了实习,就是参加各种比赛。如今,面向大学生的比赛类型多样,热火朝天。西门子、GE等跨国企业,每年都会针对中国大学生举办形形色色的竞赛项目。
正在读研三的李萌,曾参加过西门子的电子设计比赛。
比赛准备期3个月。第一次参加时,李萌抽到的题目是设计锅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初赛时,他和团队拿了上海市二等奖。然而到了决赛,经验不足吃了亏。
当时题目要求控制水的流量,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一种是控制阀门的开合度,一种是控制水流的速度。李萌选择控制阀门的开合度,却没想到真正比赛时,出题者非常“狡猾”,居然加了水流的扰动,导致原本算好的开合度并不准确。
这个教训让李萌深刻牢记,他此后参加比赛,都会叮嘱团队把所有可能性想一遍,多准备一些应对方案。
现在,李萌正在自己创业,项目是可穿戴智能设备“魔戒”。这枚戴在手上的戒指,可以充当公交卡,人们乘车只要刷戒指就行。未来,创业团队的计划是“魔戒”还可以充当小区门禁卡、移动支付卡等等。作为团队的技术总监,可穿戴项目研发真正用到了李萌的专业。
方志军说,比赛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碰壁,而每一次碰壁都是一次创新思维的训练。很多工程问题课本不可能一一列明,需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有意思的是,即便同一个方案,不同学生操作起来,故障点都可能不一样。有时候,仅仅焊接的手法不同,故障点就不同。
各大比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几乎成为我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渠道。
然而,学校不可能强迫每一位学生参赛。假设一个班有30人,往往只有10个人对实验和比赛有兴趣。做项目需要耐得住寂寞,尤其是必须真心喜欢这一行。
我们一些学生高考填志愿时,并没有按照自己的喜好填,莫名其妙上了一个不感兴趣的理工科专业,上课真叫一个痛苦,逃课都来不及,大学四年只想赶快混个文凭。这样的学生,从起始点就选错了,学校绞尽脑汁,给再多的实践机会,也培养不出“专业人才”。
而这部分人的比例并不少。李萌深有感慨,他现在时常需要面试实习生,问那些专业学生:“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如此基础的问题,回答不出的比例竟然能占三分之一。
满世界找师资
学生的人才缺口大,老师的人才缺口更大。
王岩松自己,是因上海的人才引进计划从德国回国的。他介绍,德国汽车领域的产学研做得非常好,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真的是为企业需求服务。
首先是该领域的德国教授,如果不在相关企业工作5年以上,就不能当教授,只有工程师当中的佼佼者才能转而成为大学教授。德国教授也带学生实习,由于他们本来就是在企业工作,有能力把学生直接送到原企业实习,企业也对教授们高度信任,基本上“你送来的学生我就要”。在德国,汽车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实习经历,几乎难以毕业。
而我们目前大部分老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老师并不出自企业,他们对企业需求始终隔着一层。
尤其近几年,传统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革新。一是新能源汽车崛起,二是智能汽车发展迅猛,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智能汽车的一种类型,它本质上是一台机器人,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纯机械的汽车概念。汽车行业面临大变革的阶段,学校也正在为招聘新领域的优秀老师而烦恼。
“我们原来的师资力量都是传统汽车行业出来的,许多新技术连老师都不懂。”王岩松担忧道。即便是以新能源汽车闻名的比亚迪,研发新能源车的人才,主要从电学专业找,而不是来自传统汽车行业,最后再进行集成创新。连第一线的企业都是如此,真正汽车专业的新能源人才缺到什么程度,可以想见。
反过来想,在新兴领域,企业倒不如主动与高校合作。
GE研发中心就与上海交通大学有深度合作,去年与交大共同成立了一个联合培养项目,专门培养航空电子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个专业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研发中心负责告诉学校老师,需要上哪些课、用哪些教材、教哪些技能。
此外,研发中心每年都会“出题”,资助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的学生,开展项目开发。这些题目不同于课堂上老师的题目,都是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的。“大部分学校老师,是从学院派角度看问题,但工程师面向的是市场化应用。”王莫解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新领域招人困难,开始主动与学校合作。
学院派未必讨喜
正在复旦大学读研一的李浩然,没想到自己能在2016上海设计双年展的比赛中拿到名次。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李浩然的专业是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收到路灯设计的比赛通知后,他和团队准备了一个暑假。其中有人随手画了一个造型,大家都觉得好看,于是共同思考如何把功能加进造型里,比赛作品就这样完成了。
一切都很顺利,没有难点,没有挑战,奖项到手。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评委会对于名次曾有过一番激烈争论。
评委团队主要分两拨,一拨人专业从事照明行业,他们对路灯的功能十分了解,另一拨人主要从创造力的角度做评判。两拨人的侧重点不同。在一二等奖上,双方一度发生分歧,但最终还是选择创新程度更高的孙世凡。
“我们认为创新更重要,专业性知识可以慢慢培养,创新的思维培养不了。”王莫直白地评价李浩然的路灯设计,“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一看就是典型的学院派作品。展示板一出来,就明白是行业里的人教出来的。”复旦大学的师资水平自然不在话下,但王莫认为,这就像电视唱歌比赛,总有几个学院派唱得很好,可是未必能获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孙世凡,学的是工业设计,而不是照明。他不及李浩然对照明研究得那么深,但恰恰因为“跨界”反倒出奇制胜,让行业内的人有意外惊喜。
王莫总结说,中国学生“盒子里的创新”一贯做得不错,比如给出题目,限定范围,他们可以完成得很好。但是“跳出盒子创新”就不行了,想法不多。
研究中心内部每年都有一个创客比赛,今年的题目是机器人臂。中国学生按照传统套路,做了一个市面上常见的机器人臂。而外国学生一门心思想要与众不同,做市面上见不到的东西,他们直接用3D打印机完整打印出材料,机器人臂不是靠螺丝拧起来的,制造套路有惊喜。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不是大学阶段就能修正的。中国学生从小开始,就习惯解题思维,习惯根据已知条件,算出一个人人一样的标准答案,觉得那样才是正确,正确就是好的。然而创新恰恰没有标准,创新需要与众不同,需要“跳出盒子”。
如今的智能制造,更是渴求跨界思维的人才,他们应该喜欢挑战未知、突破常规。说到底,大学课本可以修改、师资可以寻找、实践机会可以市场化补充,然而最难改变的,还是我们整体应试体系下,多年训练出来的习惯思维,它越来越不适应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龚丹韵)【来源】解放日报
- 上一篇:会计人的职业“危”“机” 2016/11/4
- 下一篇: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一年多 在沪外企热情超乎预计 2016/10/8